「梅嶺不能只有梅花季,每個季節都要有賣點」,台南縣梅嶺風景區
發展協進會總幹事許鴻文抱著這樣的信念,從10年前保護螢火蟲被當
成「瘋子」、8年前展開台灣野百合復育,被笑是「吃飽太閒」,如
今梅嶺除了冬天賞梅、春天有螢火蟲、夏天有野百合,許鴻文的努力
已見成果。
許鴻文在10多年前返回山區,接下父親梅園,並轉型經營休閒農業,
許鴻文認為梅嶺要發展觀光,每個季節都要有特色,他想到小時候看
到的螢火蟲、台灣野百合,進行保護及復育。
梅嶺山區早年都是螢火蟲,近年來因農藥使用,才漸漸絕跡。許鴻文
憑著一股傻勁,每天騎摩托車上山找螢火蟲,有一次將車子熄火休息
,看到零星幾隻螢火蟲飛舞。「螢火蟲還沒有絕種」,許鴻文在心中
高興地納喊。
從此,許鴻文更加起勁地上山找,騎摩托車不開燈,靠著一點月光,
晚上在山裡到處跑,曾嚇到村民,因行為舉止怪異,開始傳出他「發
瘋」,後來他才告訴友人是在找「火金姑」。
梅嶺山區螢火蟲多在3、4月才會大發生,許鴻文8、9月滿山尋找,徒
勞無功,一度想放棄,偶然聽到爬山的遊客說,「山水仔」有很多螢
火蟲,許鴻文再上山探訪,終於發現螢火蟲棲地。
許鴻文說,螢火蟲只要保護,與地主溝通不要噴農藥,他再雇工除草
,環境沒有汙染,螢火蟲就會自行繁衍,2、3年後就有成果,如今每
年4月梅嶺螢火蟲季,已打響知名度。
8年前投入復育台灣高砂野百合,相對辛苦多了,許鴻文說,野外環
境已不適合野百合生長,須靠人力,從採種子、育苗,2年才能移植
到野外,但被農民誤當雜草除掉或是染病等,折損率相當高,1000株
約只有2、300株能順利成長。
許鴻文復育野百合,曾被父親笑說「吃飽太閒」。如今梅嶺約有2萬
株野百合,集中在梅峰古道,形成一處花海區。今年8月2日,台灣野
百合季將登場,許鴻文說,這只是小小的成果,希望社區大家都來復
育野百合,滿山遍野都能看到野百合盛開。